<<出师表>>的开头谈论了什么,中间叙述了什么,结尾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12:39

《出师表》一文第一部分作者先简要的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之后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②赏罚严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对①②两条建议,作者用“宜”和“不宜”形成鲜明对比,极富针对性地谆谆告诫后主,以“开导昏庸”。第③条建议是核心,它是完成统一大业的保证,是发扬蜀汉“人和”优越的基础,是历史、特别是汉朝的经验教训,是决定国家存亡的关键。其间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主继承“先帝”遗志。第二部分,作者历叙身世,从“躬耕南阳”说到“遂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临终寄大事说到自己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感激”和“忧叹”的心情,最后集中到一点,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这是寓情于叙。第三部分归结全篇主旨,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全文着眼于“出师”二字,以“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线索贯穿全文,使议论、记叙和抒情有机结合,有力地突出了全文主旨: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